深合區概覽

「文化硅谷」、足球國際化培訓中心……橫琴或將有這些新地標

來源: 合作區行政事務局綜合整理自澳門日報 發佈時間: 2025-03-11

  人民大會堂莊嚴肅穆,代表委員們的發言激昂有力,全國兩會期間,澳區代表委員們帶着社情民意與真知灼見積極建言獻策,凝聚琴澳一體的廣泛共識,一起來看!

劉雅煌.jpg

全國政協常委劉雅煌

  在琴澳成立足球國際化培訓中心

  劉雅煌表示,澳門作爲國際自由港和葡語國家紐帶,具有“中葡經貿合作交流平臺”優勢,與葡萄牙、巴西等足球強國的文化聯繫深厚,便於引入西班牙、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和阿根廷、智利等南美國家的優質足球資源。同時,橫琴口岸24小時通關,國際學員和教練可免籤和便捷往返港澳機場直通國外,降低跨國交流成本。

  劉雅煌認爲,可結合並藉助琴澳優勢,引入葡語系足球強國優質管理體系,由琴澳兩地政府牽頭,澳門六大休閒旅遊度假村參與,聯合內地專項體育基金會,共同在琴澳成立足球國際化培訓中心。

  在探索足球金融模式方面,建議設立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組建合作區足球投融資運營專項基金。同時,藉助澳門開放的金融體系,建立琴澳共治監管新模式,如發行體育債券、設立球員成長基金,吸引國際資本投入等。

圖片

何潤生.jpg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何潤生

  橫琴是結合粵澳兩地優勢的桃花源

  3月10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何潤生介紹道,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爲在橫琴生活的澳門居民提供了3800套住房,還有澳門子弟學校、衛生站、長者服務中心等,極大便利了澳門居民的生活。

  何潤生表示,橫琴是結合兩地優勢的桃花源,桃花源裏可耕田,琴澳一體化發展用事實向世界證明,“一國兩制”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

圖片

林倫偉.png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林倫偉

  “三位一體”促琴澳文化發展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林倫偉指出,當前,“文化賦能”已是“不爭事實”,合作區應從文化服務中的社會組織、政府機構及企業營運三個維度思考,結合發展現狀,打造“三位一體”文化發展模式。

  林倫偉建議:

  要建立以社會組織爲核心的文化發展模式,在合作區爲文化社會組織提供活動機會,如在橫琴文化藝術中心展示澳門民間文化作品;

  要設立以政府機構爲輔助的文化推廣模式,通過大型文藝節慶活動的“琴澳雙城”模式,增強以橫琴爲核心,輻射珠三角地區的品牌文化活動投放;

  要建立以企業營商爲突破的文化產品模式,深化澳門“演藝之都”的作用,推動大型文娛活動或國際知名藝術家演出在橫琴首發。

  此外,林倫偉指出,將橫琴作爲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匯聚點,增強橫琴的文化國際觀,推動合作區成爲澳門“文化硅谷”的延伸基地。

圖片

李從正.png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李從正

  積極推進琴澳規則銜接

  李從正指出,合作區在第一階段建設中已完成了多項重大民生政策項目,包括居住、醫療、教育、金融和便利通關等,實現了人流、物流、資金流等跨境要素流動。目前,合作區建設已進入第二階段,但“澳門+橫琴”的要素跨境流動問題,仍存在諸多挑戰。

  李從正建議:

  首先要完善合作區的頂層設計,在“四共”體制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澳門+橫琴”的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協商民主、立法工作計劃等方面的規則銜接,強化粵澳深度合作關係。

  其次,針對各類要素跨境高效便捷流動的要求,要研究制訂專門的政策文件和法律,爲合作區規則深度銜接提供法律基礎,確保政策措施得到有效實施。

圖片

李佳鳴.png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李佳鳴

  促進生物樣本在琴澳間便捷流通

  李佳鳴表示,實現生物樣本跨境流通,對於服務澳門居民醫療需求、促進兩地大健康產業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澳門的生物樣本跨境受限,亟需出臺有力政策,推動生物樣本在琴澳間便捷流通。

  李佳鳴指出:

  首先,建議由中央港澳辦、國家衛健委牽頭,聯合廣東省衛健委、海關及合作區政府有關部門,成立專項工作小組,進行琴澳生物樣本跨境流通政策的制訂及具體落實。

  其次,建議以試點方式在琴澳兩地指定機構開展生物樣本“點對點”跨境檢測,雙方就生物樣本跨境檢測的全流程進行詳細約定並嚴格執行。

  最後,建議對生物樣本進行風險等級評定,建立“白名單”備案制度,低風險生物樣本可率先進入白名單,通過橫琴口岸綠色通道快速申報、快速通關。

黃潔貞.png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黃潔貞

  琴澳共同助力

  教育強國建設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及,要緊密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基於此,黃潔貞認爲,琴澳兩地應從多方面助力教育強國建設。

  黃潔貞建議,要充分利用澳門四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力量和高等院校在合作區延伸開展的教學實驗力量,支持航天科技、積體電路、智慧物聯網及中醫藥等專家及人才落戶合作區,打造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環境。

  同時,藉助“240小時過境免籤”政策,將澳門高校師生及來訪專家學者納入清單化管理範圍,便利相關人員進出合作區,促進國內外人才和國際教育在琴澳兩地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