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合區概覽
關注度Up!Up!Up!琴澳未來走向……
來源: 合作區行政事務局綜合整理自澳門日報 發佈時間: 2025-03-10
共赴春天,擘畫未來。在春暖花開之時,2025年全國兩會持續進行中!
澳區代表委員們帶着殷殷重託,凝聚共識,蓄積信心,勾勒琴澳融合發展的日新日進,讓我們繼續關注!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吳小麗
將澳門養老服務體系引入合作區
具體而言,吳小麗認爲,要加強琴澳合作,將澳門標準的養老服務體系延伸至合作區,加大扶持養老服務社會力量,實現跨境養老社會保障銜接、養老服務相關執業資格互認、康復醫療器械及輔具便捷流通等。
此外,還要打造琴澳一體化的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基地,爲推動養老服務的持續發展與創新提供堅實人才支撐,讓澳門長者安心在合作區養老。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施家倫
加快實現琴澳銜接與對外開放
施家倫認爲,可通過四個舉措加快實現琴澳規則銜接與機制對接:
①要啓動《合作區法》研究論證,通過全國人大立法解決規則銜接涉及各領域法律障礙。
②要有序將海關進出境徵稅、檢驗檢疫等職能後移至“二線”,由粵澳簽訂協議,通過澳門海關和市政署的合作查驗加以前置管控。
③要借鑑海南自貿港經驗,創新財稅政策,積極推動合作區流轉稅制度與澳門有機銜接;
④要推動建立“網購保稅+線下自提”跨境電商模式,打造“前店後倉、即購即提”新場景,助力數字貿易、會展商貿等產業發展。
針對如何更好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施家倫認爲,要激發琴澳旅遊聯動發展優勢,推動澳門知名賽事品牌活動和優質商品服務延伸至合作區;加強與葡語系國家的交流合作,促成大型標誌性項目落戶琴澳。同時,還要用好“澳門+橫琴”優勢,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更好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陳虹
支持合作區基礎教育發展
教育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陳虹認爲,要支持合作區基礎教育創新發展,建設多元化基礎教育體系。同時,要獎勵引進外籍教師的學校,發放相應生活補貼;在合作區就讀的高中生,給予升讀港澳高校的優惠待遇。
此外,針對來合作區從事基礎教育工作的港澳臺及外籍教師,要爲其提供更便捷工作許可或簽證。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何雪卿
支持合作區法治創新突破
何雪卿指出,當前合作區法治建設面臨的最大瓶頸是法律授權不足、立法權受限。
因而,何雪卿建議,爭取國家立法授權,建立特別法治保障機制,包括提請全國人大作出專項授權決定,以及建立中央統籌的法治協調平臺。
其次,要創建規則銜接試驗區,開展制度創新壓力測試。
第三,建議爭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制定《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條例》納入五年立法規劃;建議國家發改委牽頭並聯同國家相關部門及粵澳兩地政府,組建專門工作班子開展深入調研並提出立法方案。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蕭志偉
琴澳優勢互補拓商機
蕭志偉建議,琴澳兩地發揮好政策疊加優勢。例如。澳門有豐富的國際航線資源優勢,但澳門機場承載力有限,通過橫琴建設前置貨站可提升澳門機場的貨運處理能力,做大做強國際航空貨運產業。
在規則機制方面,蕭志偉建議,合作區作爲“兩制之利”的集中地、“特中之特的試驗田”,可以在規則機制上大膽創新,加快形成更務實管用、更高標準、更國際化的制度型開放合作區,打造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視窗。
全國政協常委劉雅煌
部分澳門法律可延伸至橫琴
在劉雅煌看來,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是合作區第二階段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以改革創新思維,探索頂層性、根本性的政策舉措,打開合作區建設新局面。
具體而言,劉雅煌建議,可嘗試採取“人大決定/授權+澳門法律清單審議”的創新方式,由合作區管委會草擬澳門相關民商事法律法規清單,呈報上級單位審核;完成審核後,再由國務院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決定該清單中哪 些內容可直接適用於橫琴。
劉雅煌補充,結合當前琴澳實際情況,可借鑑橫琴“澳門新街坊”建設經驗,重點將澳門教育、人才、醫療衛生等領域的法律法規延伸適用於橫琴。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黃潔貞
完善合作區產業政策
促進澳企發展
黃潔貞指出,目前合作區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的深層次融合、規則制度對接及澳企融入國家市場等方面,均需進一步創新並繼續完善政策。
展開來說,黃潔貞建議,可制定中醫藥產品優先審評審批實施細則,建立綠色審批通道,設立專門審批視窗,縮短審批時限,以此提升效率。同時,依託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優勢,吸引更多國內外醫藥研發中心、檢測中心等落戶園區。
此外,還要創設更有利政策,助力澳資企業在合作區開展業務,讓澳企享有趨同澳門的營商環境及制度優勢;簡化人才認定流程及提供住房保障,打造國際人才聚集高地,加速琴澳產業發展。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陳明金
加快推進中醫藥產業發展
針對中醫藥產業,陳金明建議,支持“澳門註冊、橫琴生產”產品出海銷售,加快對合作區內澳門研製符合規定的新藥實施優先審評審批,建立中醫藥國際標準聯盟和品牌推廣中心以推動中醫藥標準化、國際化。
同時,利用澳門與葡語國家和歐盟國家的聯繫優勢,構建海外推廣管道,推動更多“澳門監造”系列標誌的中醫藥產品走向世界。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何富強
加快推動琴澳融合
何富強針對合作區第二階段建設,加速推動琴澳融合提出了系統建議:
➢要加快中醫藥產業發展,支持澳門中醫藥企業在橫琴設廠,完善產業鏈並建立國際認證中心;
➢要推動金融科技與綠色金融發展,鼓勵金融機構合作開展跨境支付、數字貨幣等業務;
➢要依託澳門文化特色和橫琴空間資源,打造文創產業集群,舉辦國際展會;
➢要推動琴澳人才資格互認,共同培養創新型人才;
➢要完善兩地交通網絡及構建資訊化合作平臺,推動兩地互聯互通。
全國政協常委黃柳權、何潤生,澳區全國政協委員陳華強、葉兆佳、李鵬斌、林倫偉、崔志濤、何嘉倫、歐安利:嘗試開放葡語國產品免稅加入合作區
委員們一致認爲,爲促進琴澳一體化向縱深發展,必須進一步大膽創新,勇於突破。建議充分利用中葡平臺優勢和中葡論壇機制,嘗試以葡語系國家作爲一個小切口,讓葡語系國家產品如葡萄牙紅酒等免關稅或適用澳門關稅制度進入合作區,以先行先試之舉觀察完全開放後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隨後再進行進一步評估,以便爲作出更大範圍開放提供有利的經驗和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