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合區概覽
在橫琴設「澳門大學城」、建無人機物流網!代表委員們發聲
來源: 合作區行政事務局綜合整理自澳門日報 發佈時間: 2025-03-10
盛會鼓舞人心,使命催人奮進,全國兩會火熱進行中!
澳區代表委員們圍繞琴澳發展多維度、多形式進行建言獻策,傳遞琴澳人民的關心關切,讓我們繼續關注!
全國人大常委高開賢
優化EF賬戶政策
推動琴澳跨境資金流動高效便捷
高開賢指出,目前,合作區企業“走出去”仍存在相關問題亟待解決。就此,高開賢提出關於深化改革創新,推動琴澳跨境資金流動高效便捷的建議:
建議發改及商務部門下放相關許可權,包括建議省發改部門將ODI業務覈准備案許可權下放至合作區,由合作區對區內相關項目進行覈准備案;
建議省商務部門在目前給予合作區一億美元審批許可權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審批許可權下放額度;
建議澳資等外資企業中長期外債向澳方規則看齊,無需到發改委進行外債登記備案手續。
同時,高開賢建議進一步優化EF賬戶政策,便利跨境資金流動。通過對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或流入流出槓桿率的調整,提高EF賬戶“跨二線”與同名賬戶間資金劃轉的額度,滿足初創企業及業務規模較小的企業境內外調度資金的需求。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何雪卿
立法推進橫琴勞動規則體系突破創新
何雪卿就推進合作區勞動規則體系突破創新提出思考與建議。她指出,目前,合作區的勞動關係若僅單純地適用內地勞動法,與合作區勞動人口實際構成及戰略定位目標不盡相符。在 “澳門+橫琴”的新定位下,必須構建與澳門一體化高水準開放的新體系,打造高度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其中就包括勞動規則。
何雪卿認爲,應當允許合作區對內地勞動法進行變通適用,創建更加趨同於澳門和更具國際化特色的勞動規則,例如制訂《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勞動條例》,作爲涉澳(涉外)勞動關係法律適用的“統一實體法”,在橫琴先行先試,並在取得成功經驗後逐步在內地其他自由貿易區和經濟特區推廣應用。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陳虹
在琴設“澳門大學城”
打造大灣區國際化人才高地
陳虹提出支持合作區教育多元創新發展,打造大灣區國際化人才高地的建議。
她認爲,合作區作爲豐富“一國兩制”的新示範,要通過教育資源分享進一步推動琴澳融合。
爲此,就必須逐步解決琴澳教育服務的銜接問題:
首先,建議有關部門加大賦權力度,將境外機構在橫琴辦學的審批權下放至合作區,並允許合作區針對自身定位制定專門的境外機構辦學審批和管理辦法,以進一步彰顯合作區作爲“一國兩制”新示範的獨特優勢。
其次,要支持設於橫琴的澳門子弟學校招收一定比例的內地學生或允許設置內地班。
第三,要支持合作區建設多元化的基礎教育體系,包括語言體系多元化、生源多元化等。
在支持高等教育創新發展方面,陳虹建議將合作區打造成爲大灣區國際化人才培養高地。在橫琴設立“澳門大學城”,並引進世界知名大學落戶;支持國內外的高校、科研機構在橫琴建立研究院/所。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崔世平、施家倫
建無人機物流網
爲琴澳“低空經濟”創條件
崔世平、施家倫一致認爲,當前合作區發展“低空經濟”符合國家的多方面戰略需求和目標,且合作區面臨着創新跨境物品通關模式的現實需求,亟需創新市場消費及物流配送模式。
兩位代表建議,允許在合作區特定區域批准設立低空飛行器對澳開放出入作業場所,特別是相關部門亟需制定低空飛行器跨境飛行的空域使用權和飛行規則銜接制度,實現協同管理。
通過支持琴澳聯合搭建無人機城市低空物流網絡,爲琴澳發展低空經濟新業態創造可行條件。
在通關物品查驗方面,還可以探索無人機低空物流的創新通關物品查驗模式。海關等監管部門通過與無人機智能監管系統連接,實現對無人機跨境配送的即時監控、對無人機智能空投櫃的隨時抽檢。
兩位代表指出,可先從政府公共服務、科研樣本等小範圍內先行先試,實現特定物品“兩點一線”跨境配送,加快塑造琴澳一體化新格局。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崔世平
同步投標資訊
設琴澳信息共享專區
崔世平表示,由於內地與港澳的習慣未能趨同,直接影響澳門建築及工程業界參與合作區的工程項目投標成效未能盡如人意。
崔世平建議,有關部門應積極推廣“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以便利澳門企業快速獲取合作區的關鍵招標信息。尤其要在平臺中增加“琴澳信息共享專區”,並設置境外企業投標常見問題集,提供在線客服連線查詢服務等方式,解答澳門企業疑問。
爲促進琴澳兩地的投標規則銜接制度趨同,崔世平建議參考澳門辦法,在招標過程中,允許有意參與投標的單位在指定時間內,以書面形式或郵件方式向招標單位提出疑問,由招標單位統一說明招標文件不清晰的內容。同時,建議簡化澳門企業參與內地投標的身份認證流程和線上投標程序,尤其是要對已在合作區註冊登記的澳門企業給予更多政策便利,逐步讓澳門企業享有更廣泛的參與內地工程項目的投標權。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阮建昆
便利澳門居民往返琴澳
阮建昆表示,爲更便利澳門居民進出橫琴,應探索優化“粵車南下”政策,將政策用到現居橫琴的澳門居民,特別是便利橫琴“澳門新街坊”居民。通過優化“粵車南下”政策,賦予橫琴的澳門居民在內地購買新能源車輛往來澳門與內地全域的資格。
阮建昆希望,未來澳門居民能不受限於澳車停留內地時間和路線,通行全國,爲琴澳發展添加動力,助力澳門居民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國家發展大局。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何嘉倫
聯動灣區港口發揮琴澳所長
何嘉倫認爲,粵港澳大灣區衆多深水良港在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發揮着重要作用,澳門作爲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是國家聯動國際的重要節點。以琴澳所長,結合周邊深水良港的地域優勢,定能爲國家發展提升動能。
何嘉倫指出,希望有關部門通力合作,通過區域協同,科學部署粵港澳大灣區港口運輸通道建設,充分挖掘澳門自由港、獨立關稅區、葡語國家精準聯絡人的定位優勢,將涉及琴澳運輸通道建設納入城市規劃綜合考量,制定科學政策並安排實施。
同時,把握好琴澳獨特區位優勢,結合港珠澳大橋和深中通道等重要運輸設施落成、大灣區機場共用國際貨運中心、東莞到香港國際空港中心等多點聯動等便捷條件,打造“海、陸、空、鐵”綜合立體多式聯運物流網絡,構建國際貿易、高新科技等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