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合區概覽
兩會前奏 | 聚焦琴澳融合,共謀發展新機遇
來源: 合作區行政事務局綜合整理自澳門日報 發佈時間: 2025-03-04
全國兩會即將召開,多位澳區代表委員就琴澳一體發展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和實操性的建議,旨在深化琴澳融合,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何潤生 | 澳區全國政協常委
制度創新促深度對接
產學研協同育新機
何潤生強調,制度創新是保障琴澳深度融合發展的關鍵。他提出,合作區應以“澳門新街坊”爲試點,積極探索高端人才在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等方面的跨域銜接和福利對齊,以形成更具吸引力的生活環境。
在人才培養方面,何潤生建議,合作區要進一步加強與澳門人才政策的深度對接,充分利用“澳門平臺+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享”的聯動發展優勢,重點引進和培育數字經濟、綠色金融等領域的複合型人才。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合作區的產業競爭力,還能爲澳門青年提供更爲廣闊的就業和發展空間。
在產學研成果轉化方面,何潤生指出,要將“澳門研發+橫琴轉化”模式切實落地成爲常態。在此基礎上,支持鼓勵粵港澳高校和企業共建共用科研設施設備,推進產學研成果轉化,助力重點產業發展。
莫志偉 |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
聚焦橫琴開發
應對發展挑戰
莫志偉對合作區的發展寄予厚望。他表示,兩會上將重點關注橫琴開發議題,並就兩地規則銜接、資質互認、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建議。
莫志偉特別強調,琴澳一體化建設要進一步加強規則銜接。
他舉例表示,目前澳門居民在合作區辦理企業設立登記或變更業務時,仍未能通過線上提交公證書、簽字確認書等材料,仍需親臨或委託經辦人線下提交相關紙質版原件。這不僅增加了居民的辦事成本,也影響了辦事效率。
他還指出,在辦理跨境業務時,不同政務服務人員對政策的解讀存在差異,辦理流程及所需材料不夠清晰。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制約了琴澳一體化建設的進程。
因此,莫志偉建議,應加強規則銜接,簡化繁瑣手續,減少居民跑動次數,實現讓居民“最多跑一次”和“一次就辦好”的目標。
同時,莫志偉也注意到了橫琴在發展中面臨的挑戰。他指出,雖然新春期間橫琴人氣旺盛,但總體上仍面臨着人才和人氣不足、產業聚集效應不夠、產業鏈條不完善、歷史遺留問題待解決等困難和挑戰。
這些都需要持續優化和改進,以更好地推動合作區第二階段建設任務和工作。
羅奕龍 |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
創設更多條件
爲澳門青年開闢發展新機遇
羅奕龍特別關注澳門青年在合作區的發展問題。他指出,澳門市場相對較小,培訓機會有限,難以滿足行業的多樣性需求。
因此,他建議政府出臺相關政策,爲澳門青年提供更多實習和培訓機會,使他們能夠到內地,尤其是到合作區學習提升不同技能,並參與到當地的發展中來。
羅奕龍認爲,合作區對澳門青年而言,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平臺。通過在這裏的學習和實踐,澳門青年可以拓寬視野,思考更多的發展賽道,爲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基礎。
作爲政策的建議者或推動者,他期望合作區能夠創設更多條件和機會,讓澳門青年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全國兩會即將拉開帷幕,請大家持續關注“兩會匯琴音”欄目,共同聆聽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們的真知灼見,共同描繪琴澳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