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合區概覽

兩會前奏 | 澳區代表委員熱議琴澳發展新方向

來源: 合作區行政事務局綜合整理自澳門日報 發佈時間: 2025-03-04

  全國兩會的大幕即將拉開,在這個匯聚國家智慧、共謀發展大計的重要時刻,澳區代表委員們懷揣着對琴澳一體的熱切期望,紛紛提出了寶貴建議,“劇透”了他們在兩會上的關注方向,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的聲音……

  建設琴澳新通道

  當前,合作區建設已經步入了第二階段。劉藝良建議,合作區需進一步圍繞“實事求是、改革創新”做文章,切實落實第二階段發展要求及任務。

  優化分線管理政策,便是進一步推動琴澳深入融合進程的有力抓手。劉藝良提出,應全面評估分線管理政策實施以來的具體成效,切實實現“一線放開、二線管住”。

  同時,他建議在社會民生、經貿規則、執法互助等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加大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並提供更優惠的稅收、貿易管制等一攬子政策供給。

  針對澳門半島與橫琴之間聯通不便的問題,劉藝良建議儘快啓動建設合作區金融島聯通澳門半島的新通道。

  此外,他還建議整合“澳車北上”和“澳門單牌車”入出橫琴政策,支持“澳車北上”可使用橫琴口岸出入境,並擴大“澳門單牌車”行駛範圍。

  劉藝良還關注合作區商貿產業創新發展問題。他建議,正視企業面臨的發展困難,完善支持政策,支持企業和項目健康發展。劉藝良提出,合作區要爭取免徵流轉稅,並率先開展“網購保稅+”線下自提業務試點,推動打造“類免稅島”購物場景。

圖片

  進一步落實琴澳相融

  牢牢把握“澳門+橫琴”,方能開創琴澳一體發展新局面。

  蕭志偉提出,在落實琴澳相融方面,政府需要提升自身治理能力,以全新思維參與合作區建設,並強化研讀國家政策,推動琴澳從相通到相融。

  蕭志偉建議,繼續強化“硬聯通”和“軟聯通”,提高區域內基礎設施的連通性和服務效率。特別是在“二線”嚴格管住的前提下,持續放開對“一線”的監管,構建全方位智能通關係統。

  此外,他還關注金融體系完善問題,指出合作區應進一步促進資金流通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在民生融合方面,蕭志偉提出應探索更加靈活的人才資格互認機制,促進琴澳人才流動和技術交流,併爲澳門青年創業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務。

圖片

  設“白名單”

  加快創新藥臨床審批

  容永恩重點關注中醫藥產業發展。她認爲,完善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政策對於推進合作區體制銜接、經濟高度協同具有重要意義,當前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政策已取得一定進展,但仍存在制度創新不足的問題。

  爲了加快創新藥研發進度,容永恩建議簡化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申報機制,建立橫琴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的“白名單”制度,在橫琴粵澳中醫藥產業園內設立實驗靈長類動物基地等,並將這些措施列入《橫琴粵澳合作區建設總體規劃》具體項目實施類方案中。

  此外,容永恩還提出應開放澳門藥店、藥行在合作區開設分店,並推動保健產品在澳門註冊、橫琴生產及發貨,助力打造琴澳一體化全鏈條科研創新集群,建設生物醫藥大健康研發高地。

圖片

  持續優化通關便利政策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澳門、考察合作區期間發表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爲“琴澳一體化”發展指明瞭方向。

  在李從正看來,目前合作區建設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然而在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方面,合作區與澳門之間仍存在障礙,需強化規則銜接,創新機制,促進人員流動。

  以人員流動爲例,李從正強調,深化人員要素流動的關鍵在於持續優化通關便利化政策。

  他提到,合作區實施分線管理政策已滿一週年,期望相關部門系統總結經驗,在現有制度下探索更高水平的開放舉措,包括加快探索構建基於人臉識別技術的無感化通關場景等,切實提升居民跨境往來的便利性。

  針對合作區跨境就學及養老人群的特殊需求,李從正建議優化橫琴口岸隨車人員政策,進一步放寬隨車人員限制,允許符合隨車人員資格者及其親屬隨車通行,並將隨車人員年齡條件調整爲六十週歲及以上年長者和十五週歲及以下未成年人士。

圖片

  期待更多產業延伸至橫琴

  澳門和橫琴兩地的資源疊加,有助於更好帶動兩地共謀發展。

  馬志毅將焦點放在如何藉助橫琴的發展優勢來帶動澳門經濟多元化方面,提出共同推動更多產業落戶橫琴,並讓澳門更多產業延伸至橫琴的建議。

  在跨境電商方面,馬志毅提到,澳門國際機場橫琴前置貨站即將啓建,未來可探討利用澳門國際空港的優勢,將珠江西岸特別是電子元件等高增值產品放在澳門或橫琴作爲集散地。

  他還關注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問題,建議推動中醫治療在橫琴設立培訓中心。

  “一會展兩地”也是馬志毅關注的重點,他認爲,會展商貿作爲澳門重點發展產業之一,應利用好澳門與橫琴兩地的會展資源,可藉助“團進團出”多次往返澳琴等便利措施,將“一會展兩地”的工作做得更精準,特別是吸引重大國際性展覽同時落地澳門和橫琴。

圖片

 

  “三聯通”

  是重要工作方針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爲加快建成琴澳經濟高度協同、規則深度銜接的制度體系提出了更明確的方向。何嘉倫認爲,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機制“軟聯通”、琴澳居民“心聯通”是目前重要工作方針。

  澳門作爲“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具備建設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的條件。然而,土地有限需更廣闊平臺,因此建設大宗商品交易集散地可支持加工貿易創新發展,延伸產業鏈。

  何嘉倫建議,澳門及橫琴可聯合建設中葡國際物流基地,完善物流佈局,並圍繞大宗商品、電子元器件等建設進口基地和監管場地。

  此外,何嘉倫提出,應提質升級合作區現有園區,形成融合進口、保稅倉儲、分撥配送等的貿易服務鏈,並加快傳統貿易數字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