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合區概覽
一根銀線,連接琴澳!
來源: 合作區行政事務局、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發佈時間: 2025-02-27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平臺,從澳門來合作區紮根創業的青年,遇見了更多人生可能。
01
合作區
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的新引擎
“我畢業時,材料產業還沒有現在那麼好,因此我從事了多年製造業。隨着我國製造的崛起,材料短板逐漸凸顯,尤其是對自主產權先進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珠海納金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納金科技)董事長雷震基於在清華大學材料專業的學習背景,決定投身於自主產權核心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爲中國製造貢獻力量。
談及選擇橫琴的原因,雷震表示:“過去澳門空間有限,科技產業發展的環境相對受限,而橫琴爲澳門的科技產業和多元經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歷史機遇。”
目前,橫琴具備“前所未有、獨一無二”的政策優勢,包括產業、人才以及稅收政策的支持等,給澳門青年創業以及創新企業提供良好營商環境,幫助澳人澳企在橫琴更好的快速發展。
“我們通過自主研發的核心材料,推動下游產業鏈升級,讓‘中國製造’用上‘橫琴造’的前沿新材料。”雷震表示,橫琴的開發爲澳門經濟多元化提供了新的空間,不僅滿足澳門和橫琴自身市場需求,還通過澳門聯通世界以及通過橫琴連接內地,形成“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發展格局。
02
琴澳聯動
打造科技創新平臺
當前,橫琴聯動澳門打造科技創新平臺,推動企業與科創平臺建立聯合實驗室、產學研示範基地,創新要素明顯集聚,產學研鏈條日趨完善。
通過橫琴,澳門不僅能夠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還能夠藉助內地的產業鏈和市場資源,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科技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打通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最後一公里”。
如今,納金科技總部和研發中心設在橫琴,生產基地和製造中心則位於珠海高新區。雷震表示,這種佈局充分利用了橫琴的區位優勢和澳門的國際化資源,同時結合珠海高新區的產業空間和供應鏈優勢,探索“澳門+橫琴+珠海”協同發展的新模式。
在產業化方面,納金科技已經實現納米銀線的規模化生產,並將其應用於觸控模組等產品。
“爲了滿足產業化的應用需求,我們需要製備出具有較高長徑比的納米銀線。這種高長徑比的銀線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一致性,還要能夠實現規模化生產,同時還需與相應的工藝和新材料相結合。”雷震表示,在全球範圍內真正掌握納米銀線產業化量產技術並實現產業化落地的企業不超過10家。納金科技在納米銀線材料製備、大規模量產、獨創工藝及產業鏈整合方面實現創新與突破。
雷震坦言,過去,澳門缺乏科技產業載體,許多科技人才不得不離開澳門尋找發展機會。而橫琴爲澳門青年提供了投身高科技領域的機會。
納金科技研發總監陳卓對此亦深有感悟。“我太太在澳門工作,而我一直在北京從事納米材料研究。爲了家庭團聚,我一直在尋找澳門附近的工作機會,但沒有相關的合適的企業。2022年,我找到納金科技這家高科技公司,主動向董事長雷震投遞了簡歷。”
03
雙城生活
琴澳一體化下的便利與機遇
實際上,橫琴的發展不僅爲澳門企業和青年提供了更多機遇,也爲兩地居民創造了更加便利、幸福的生活水平。“雙城”生活模式,正是琴澳一體化的縮影。
雷震住在澳門半島,每天往返於澳門半島和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單程只需要二十多分鐘。“橫琴一系列硬件的建設越來越完善,軟聯通的政策也陸續出臺,像‘一地兩檢’‘分線管理’‘駕照互認’這些措施,都讓琴澳之間的往來變得更加順暢。”
每週往返於橫琴和澳門之間,也已經成爲陳卓生活的常態。“我在橫琴工作,家在澳門,小孩也在澳門上學,往返琴澳很方便。這種雙城生活,不僅讓我能夠兼顧了事業與家庭,還能夠感受到兩地之間日益緊密的聯繫。”
此外,陳卓還一直鼓勵其孩子選擇熱愛又有創新性的領域去發展。“爲了配合多元產業的發展,橫琴確實是一塊創業的風水寶地。未來希望孩子可以做一些澳門多元產業發展相關的嘗試和探索。”
在新質生產力的引領下,創新創業的澳門元素在合作區加速集聚,兩地產業實現更深層次的融合發展,合力探索更多產業升級的新模式、新業態,助推橫琴高質量發展及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