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合區概覽

“澳門+橫琴”熱聊,珠海如何加入?

來源: 南方+App 發佈時間: 2025-02-23

  珠江口春潮涌動,珠海、澳門、橫琴在灣區西岸熠熠生輝。

  2月19日起,珠海進入兩會時間。今年,不少珠海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將目光聚焦到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紛紛圍繞“支持服務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建言獻策。

  “珠海應深入研究與橫琴的關係,從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上升到全面合作發展的關係”“珠海、澳門青年應加密互動與合作,進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推動珠澳教育共建共享,如搭建數字教育資源共享平臺、開展教師跟崗學習等”……

  一項項建議凝聚着代表委員們的真知灼見,爲珠海服務“澳門+橫琴”戰略定位探索更多新路徑。

  隨着琴澳一體化提速,珠海當何爲?

  面向未來,珠海應以更大的格局、更寬的視野、更實的舉措,深化與澳門、橫琴的合作,推動區域間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爲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貢獻更多“珠海力量”。

圖片

  探路

  找準定位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

  連日來,“澳門+橫琴”戰略定位引人關注,正在成爲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實現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平臺。

  自2021年9月合作區掛牌運作以來,憑藉國家賦予的特殊定位和政策,橫琴與澳門全方位的銜接日益緊密。如今,“澳門平臺+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享”的聯動模式持續發力,“四新”產業提速發展,琴澳在融合間創造出衆多發展機遇。

  具體來看,珠海正用足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設置合作區“立法直通車”項目,涉及合作區建設的地方立法項目隨報隨審;攜手琴澳組成海外聯合招商小組,加強與合作區交通設施互聯互通……

  一系列小切口無不彰顯珠海在支持合作區建設中發揮的突出作用。2024年,珠海總計爲合作區引進項目77個、註冊資本超10億元。

  面對新的發展需求,珠海應當如何更好地參與到“澳門+橫琴”戰略新定位的構建中?

  在珠海市政協委員、合作區城市規劃和建設局交通運輸處處長郝晉看來,橫琴成爲合作區後,管理權限雖超出了珠海市,但與珠海之間也不應是單純的服務和被服務的關係。珠海應該深入研究與橫琴的關係,從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上升到全面合作發展的關係。

  郝晉指出,珠海應該更加主動、積極融入“澳門+橫琴”,爲大灣區一體化建設先行先試。

圖片

  從頂層設計來看,目前珠海市政府與合作區執委會之間的珠琴聯席會主要是一個頂層框架,側重研究一些協調事項。

  “珠海與橫琴的關係需繼續深化,兩地政府間的合作機制也有待加強。”郝晉認爲,珠海市政府應當與合作區執委會攜手,重點研究珠海與橫琴如何在改革創新、產業發展、空間利用等方面全面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同時,兩地政府的合作應該更多層次,除珠琴聯席會外,還可以搭建兩地職能部門間的定期深入聯繫機制,將全面合作深入到實際操作的各個領域。

  從產業聯動來看,橫琴與澳門的主導產業高度契合,並且憑藉地緣優勢,與珠海的資源優勢進行合作的潛力巨大。

  郝晉建議,珠海可以適當優化產業發展重點,側重謀劃可與橫琴和澳門深度合作的產業類別。“三地的產業定位高效協同,才能提高整體的競爭力。”

  珠海市人大代表劉海濱表示,橫琴可加強與珠海及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聯動,藉助自身與澳門在國際貿易規則和市場資源上的優勢,探索更高層次的制度開放,推動跨境電商、跨境數據服務、跨境金融等新興業態發展,深度參與全球經濟體系,提升合作區在國際產業鏈和價值鏈中的地位。

  賦能

  澳珠攜手擁抱更多發展機遇

  近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迎來印發六週年。六年,大灣區拔節生長。

  珠海與澳門作爲大灣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相近、文化相通,具備深厚的合作基礎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深化兩地合作,對推動珠澳高質量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圖片

  吳偉恩在今年的提案中更加關注提升珠海、澳門青年的交流合作。他關注到,近年來珠海與澳門在青年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例如簽訂《珠澳青年創新創業戰略合作協議》、出臺《支持服務港澳青年到珠海發展16條措施》等,均有力激發了兩地青年的創新活力。

  面向灣區融合帶來的新發展機遇,吳偉恩建議,珠海和澳門應該完善交流合作機制,每月定期舉辦線上或線下的對接會,讓兩地青年分享資源與需求,促進信息流通。此外,還可以推動珠澳高校之間的深度合作,增加交換生名額,開展聯合課程和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爲兩地青年提供更豐富的教育資源。

  珠海市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未來教育學院副教授馬晉則更加關注“打造珠澳體育文化旅遊路線”。

  她建議珠海和澳門藉助十五運的機會,共同打造兩地體育文化旅遊路線,拓展體育消費新空間,讓更多民衆在“體育+文旅”中感受時代發展變化,擦亮“賽事+旅遊”的金字招牌。

  馬晉說,體育文化旅遊線路內容應至少覆蓋三類體育題材:➣第一類是承辦重要賽事的體育場地場館和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遺址等,例如澳門格蘭披治賽車大樓、東望洋跑道等;➣第二類是體育名人故里或紀念場館,例如容國團紀念館(珠海)、澳門大賽車博物館等;➣第三類是具有觀賞吸引力的體育賽事,例如珠海克利伯環球帆船賽、GT杯4小時耐力賽、澳門格林披治大賽等。

  珠澳教育融合也成爲關注焦點。“珠澳兩地同根同源,在教育發展上各有優勢和特色。隨着兩地的交流與合作日漸緊密,我們也希望進一步強化教育領域的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推動實現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珠海市人大代表、珠海市九洲中學黨總支書記、珠海市九洲中學教育集團總校長姜楠建議,應進一步推動珠澳教育共建共享,如搭建數字教育資源共享平臺、開展教師跟崗學習等,促進兩地教育深度融合。

圖片

  堅持“中央要求、灣區所向、澳門所需、珠海所能”,珠海將全力支持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攜手澳門將澳珠極點打造成爲支撐帶動大灣區建設“實力三角”的關鍵一角,在加快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中作出應有貢獻。

  服務“澳門+橫琴”戰略,打造澳珠極點,是珠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

  透過兩會,我們找到了不少珠海融入灣區發展的好點子、新思路。不難想象,珠海將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合作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務實推進珠澳各領域交流合作,全面激發創新創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