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合區概覽

雙城無界,看橫琴如何打造趨同澳門的「新家園」

來源: 合作區行政事務局、省橫琴辦綜合處 發佈時間: 2025-02-23

  在美麗的天沐河畔,一個充滿澳門風情的小區引人注目。這裏,就是橫琴首個面向澳門居民的綜合民生工程——“澳門新街坊”。

  作爲銜接澳門公共服務的“試驗田”,“澳門新街坊”如同一座橋樑,將澳門公共服務與生活方式銜接橫琴,通過推動政務服務、教育、醫療、支付方式等創新銜接,逐步構建趨同澳門的一體化空間,成爲澳門居民拓展生活半徑的理想家園。

圖片

●“澳門新街坊”

  如今,“澳門新街坊”已迎來約900戶居民入住,澳門的韻味,正一點一滴在橫琴的土地上暈染開來,一個個關於融合、成長與幸福的故事正在這裏徐徐展開。

圖片

  “2024年7月,我的孩子出生了!”澳門青年黃滋才迎來人生重要時刻,心愛的女兒來到他和妻子的身邊,爲家庭增添了無盡的喜悅。同年,他和妻子在“澳門新街坊”安了家,滿懷期待地迎接新生活的到來。

圖片

●澳門青年黃滋才

  “這裏環境好、空間寬敞,我在‘澳門新街坊’的房子有3個房間還帶陽臺,總價360萬元人民幣。在澳門的房子雖然面積差不多,但市場價至少要900萬元……”黃滋才表示,這樣的差異使得橫琴的房產更具性價比。

圖片

●“澳門新街坊”

  除了價格優勢,在橫琴辦理澳門相關事務也十分便利。爲了使政務服務更加趨同澳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在“澳門新街坊”設立澳門政務24小時自助服務中心,設有澳門特區政府新推出的遙距服務櫃檯、智能文件櫃以及多部門自助服務機等,可提供12個澳門特區政府部門近70項服務。

圖片

●“澳門新街坊”內設立澳門政務24小時自助服務中心

  隨着琴澳融合不斷提速,周邊的配套設施日益完善。特別是“澳門新街坊”周邊的商鋪,支持消費者可以自主選擇使用澳門元或人民幣作小額移動支付,爲澳門居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圖片

●“澳門新街坊”消費者可以選擇使用澳門元作小額移動支付

  剛遷居的時候,黃滋才與妻子常常往返於澳門和橫琴之間,從澳門帶來各種物件。然而,對於一些難以搬運的大件物品,黃滋才仍感到苦惱。“其中最難以搬運的便是我們的婚牀,這張木質牀對我們來說有着特殊的意義。”

  合作區想澳門居民之所想,不斷推出便民政策。2024年3月1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線管理正式實施,根據相關規定,在合作區長期居住、安家、定居的澳門居民,經合作區“一線”申報進境的自用、合理數量範圍內的安家物品,可免稅進境。

  同時,屬於合作區執委會提供的“澳門新街坊”住戶名單內的人員,辦理安家物品進境申報手續時可免予提交《港澳居民居住證》。

圖片

●黃滋才一家喜遷新居  圖/受訪者提供

  “得益於利好政策,我們在澳門的婚牀以及其他大件的傢俱等非常順利搬到了橫琴。”

  2025年蛇年春晚,黃滋才與家人圍坐一桌,桌面上擺滿了美食,通過連線向坐在電視機前的觀衆分享了開啓琴澳“雙城生活”的喜悅,他用“覠”給自己女兒起了個好聽的名字,“覠”有大視的意思,希望女兒目光高遠、志向遠大、眼界開闊,“這和我們搬來橫琴是一樣的寓意,希望她在橫琴這片廣闊的土地上發展,爲國家和澳門作貢獻。”

圖片

●黃滋才與家人參與2025年蛇年春晚報幕

圖片

  2024年8月底,溫女士搬進“澳門新街坊”,成爲一名“新橫琴人”。溫女士和丈夫是高中同學,婚後兩人因工作原因分隔兩地,溫女士就職於福建漳州一所醫院,丈夫在澳門工作,夫妻聚少離多。在“澳門新街坊”安家後,持續了七八年的異地生活終於得以結束,一家三口迎來團聚時刻。

圖片

●“新橫琴人”溫女士

  溫女士選擇橫琴的關鍵因素,在於這裏與澳門趨同的教育環境。“我選擇‘澳門新街坊’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配備了優質的教育資源——濠江中學附屬橫琴學校(澳人子女學校)。這所學校不僅離家近,方便孩子上下學,更重要的是它延續了澳門的教育體系,讓我完全不用擔心孩子從澳門到內地後,會因爲環境變化而難以適應。”溫女士說。

圖片

●濠江中學附屬橫琴學校(澳人子女學校)

  2024年,“澳門新街坊”項目配套建設的學校獲廣東省教育廳批准設立,並命名爲濠江中學附屬橫琴學校(澳人子女學校),該學校招生範圍包括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證的港澳學生,學校參照澳門學校加入澳門免費教育學校系統,學校就讀的澳門學生享有參照在澳門就讀的學生相應福利措施,以及獲得等同的升學保送安排。

  “每天早上我和孩子從家裏出發,步行經過二樓平臺的花園,大概5分鐘就能學校,呼吸着新鮮的空氣,一路說說笑笑,是特別舒心的親子時光。”溫女士說。

圖片

●溫女士與兒子  圖/“澳門新街坊”家庭社區服務中心

  橫琴不僅教育環境趨同澳門,其教育硬件設施同樣值得稱道。同樣被橫琴教育環境吸引的,還有黃滋才。2022年,黃滋才隨參觀團來到橫琴,參觀了這裏的幼兒園、小學和初中。橫琴優越的教育環境讓他印象深刻,“橫琴的學生真是太幸福了,無論是學習環境還是生活空間都非常出色,就連午休的地方都寬敞舒適。”

  作爲土生土長的澳門人,黃滋才深知澳門地少人多的困境,“我記得上學時最誇張的一年,班級裏有60個人,在一個僅30至40平米的空間裏上課,非常擁擠。”回憶起自己的求學經歷,他決心爲剛出生不久的孩子提供一個更廣闊的成長天地,參觀當晚,黃滋才就與妻子商量考慮搬到橫琴。

  “孩子能在開闊的空間中成長,這是我們選擇在橫琴安家的最大底氣。”黃滋才說。

圖片

  經營了幾十年的餐飲店,澳門長者劉阿姨渴望退休養老。但這麼多年來,她和家人一直在澳門租房居住,儘管辛勤勞作,卻始終未能擁有自己的安居之所,這一度讓劉阿姨對退休後的生活充滿了憂慮。

  一次偶然的機會,劉阿姨在報紙上看到了“澳門新街坊”的信息,決定前往橫琴一探究竟。經過細緻的考察,她和家人都被橫琴宜人的環境深深吸引。

圖片

●澳門長者劉阿姨

  爲了給澳門居民提供更加優質的生活服務,“澳門新街坊”開設了長者服務中心,爲55歲以上長者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養老服務。對於這一點,劉阿姨深有感觸。

  搬進新家後,劉阿姨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享受晚年生活。劉阿姨延續在澳門的生活習慣,每週二和週五都會回澳門參加活動,其餘時間,“澳門新街坊”長者服務中心舉辦的所有活動,劉阿姨也幾乎一個不落地參加,還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鄰里和朋友。

  “長者服務中心離我家很近,有什麼活動工作人員就叫我們報名參加,比如唱歌、拍手操、跳舞、瑜伽等,還教我們如何使用手機,都是非常實用的技能。”劉阿姨說。

圖片

●“澳門新街坊”長者服務中心

  前不久,劉阿姨眼睛不舒服,有些發炎,她就來到樓下衛生站拿了點眼藥水回家用。“橫琴現在有廣醫一院橫琴醫院,又有衛生站,衛生站使用的藥品和澳門衛生中心一樣,我們老人家在這裏生活就更加安心了。”劉阿姨笑着說,“澳門新街坊”衛生站參照澳門衛生中心模式管理和運營,由澳門衛生局醫療人員爲澳門居民提供免費醫療服務,可使用在澳門已上市的部分藥品。

  藥品與澳門同源,長者足不出戶可享免費基礎醫療;長者服務中心開設各種活動,讓退休生活豐富多彩。種種便利和貼心服務,徹底打消了劉阿姨的養老顧慮。每當夕陽西下,劉阿姨都站在樓上,望着遠處碧波盪漾的天沐河和蒼翠欲滴的小橫琴山風景,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圖片

●“澳門新街坊”衛生站

  2024年1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合作區考察,黃滋才作爲親身參與橫琴建設的代表,曾與習近平總書記親切交流,他說:“當時習近平主席把‘澳門新街坊’描述成‘桃花源’,並感慨道‘桃花源裏可耕田’。我覺得這對於在橫琴發展的澳門青年來說,是一種極大的鼓舞,我相信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澳門青年會來‘澳門新街坊’置業,從而去開展自己不一樣的人生。”

圖片

●“澳門新街坊”長者服務中心

圖片

●“澳門新街坊”家庭社區服務中心

  從政務服務“雙城無界”到教育環境趨同澳門,再到社會服務豐富多元,澳門的街巷風情、教育理念、便利生活跨越一水之隔,在橫琴的土地上生根發芽,這片“試驗田”正悄然蛻變爲澳門居民的“新桃源”。

  這裏既有澳門的煙火氣,又有橫琴的天地寬。琴澳一體化的實踐,讓“桃花源裏可耕田”不再只是願景,而是澳門同胞觸手可及的生活。未來,隨着更多澳門元素的注入,橫琴將繼續以“趨同”破壁,以“融合”築夢,以實實在在的惠民舉措和利民成果,促進琴澳居民“心聯通”、新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