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合區概覽

月滿團圓,琴澳如何深融?

來源: 南方+APP 發佈時間: 2025-02-14

  2月12日元宵佳節至,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小橫琴社區張燈結綵,不少琴澳親子家庭在猜燈謎、做燈籠,一場別開生面的 “燈映橫琴鬧元宵 網格聯動慶團圓” 主題活動正在這裏熱鬧上演。

  當天,新家園社區也開展“元宵喜樂會 潮玩元宵節”親子活動,孩子們在民俗體驗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圖片

  夜空之上,圓月高掛。蛇年元宵恰逢“十五的月亮十五圓”,琴澳共賞蛇年首個最圓的滿月。元宵的圓,寓意團圓,蘊含澳門回歸祖國的喜悅,也是琴澳一體共創未來的信心。

  如今,越來越多澳門居民踏上橫琴這個熱島,開啓雙城生活。放眼全島,跨境生活居住的澳門居民已超過16000人,就業人數5000多人。不少澳門居民在橫琴島上感受“團圓”氛圍。

圖片

  月圓團圓,琴澳雙向奔赴、一體發展。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理解節慶背後琴澳相融的意蘊呢?

  幸福感加倍

  19時,澳門居民趙先生煮下湯圓,和家人一起分享甜蜜。這是他搬來橫琴“澳門新街坊”度過的第一個元宵節。“生活配套不斷豐富,交通互聯不斷完善,我們在橫琴生活的幸福感不斷提升,就是澳門居民的新‘桃花源’。”

  21時,“歡樂春節 靈蛇獻瑞煙花匯演”在澳門旅遊塔對出海面綻放。一樹花火兩地同,橫琴金融島與澳門隔海相望,視野寬闊,不少琴澳居民選擇來此近距離觀賞煙花秀和澳門沿岸風景。

  元宵活動的熱鬧場景,是琴澳兩地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

圖片

  近年來,合作區緊緊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條主線,積極推動琴澳兩地產業協同發展。

  產業發展方面:

  合作區諸多琴澳聯合的嘗試。例如:

  ➣強化琴澳產學研融合,推動“澳門研發+橫琴轉化”模式落地;

  ➣實施“澳門註冊+橫琴生產”模式,延展澳門品牌工業發展空間;

  ➣琴澳攜手打造“一程多站”旅遊品牌,推出“一會展兩地”模式;

  ➣配合澳門實施協同引才計劃,推動形成“澳門引才+橫琴創業”模式。

  民生融合方面:

  合作區以“澳門新街坊”項目爲突破口,落地實施包括教育、醫療、養老、社區服務、國際互聯網等一系列趨同澳門標準的試點政策,同時出臺鼓勵澳門青年來合作區就業創業的政策,宜居宜業的氛圍正在加速形成。

  規則銜接方面:

  合作區推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各項重大政策基本落地、分線管理政策實施,形成了260多項政策創新和規則機制銜接對接事項,在企業註冊服務、民生融合銜接等領域爲琴澳居民企業更好發展提供了便利。

  這些探索充分發揮了琴澳兩地的優勢,爲兩地協同創新、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融合度提升

  琴澳一家親,團圓背後是兩地頻繁走親,日漸融合。

  過去一週時間,橫琴召開高質量發展會議暨“澳門+橫琴”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工作會議,“澳門+橫琴”成爲最顯著的標識。

  不久前,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進行調研,推動兩地向深度融合轉變。

圖片

  不少新部署也接連“亮招”,澳琴相加相融迸發更大能量。

  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合作區執委會主任張永春表示,澳門特區政府將以新設的“促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領導小組”爲抓手,加強澳門特區政府不同範疇的統籌協調,從政策、法律、資源投放、人力保障等各個方面加大對合作區建設的支持力度,與廣東省一起,全力推進合作區的建設。

  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戴建業表示,牢記開發橫琴的初心,時刻以“三個要看,三個有沒有”標準檢驗各項工作,全力做好合作區建設,瞄準重點領域,進一步推動澳琴經濟協同、規劃銜接,提升區域內人才、資金、物流、數據等要素的便利化水平。

  按照規劃,合作區將緊扣“澳門+橫琴”的戰略新定位,基於澳琴的資源稟賦和實際條件,聚焦重點,推進橫琴的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等工作。

  與此同時,切實加強澳琴的聯動和一體化發展水平,提升澳門居民在橫琴建設中的獲得感,把橫琴切實打造成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元宵佳節,一盞盞燈籠點亮了橫琴的夜空,也照亮了琴澳融合發展的未來之路。相信在合作區的建設浪潮中,琴澳兩地將攜手共進,共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