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合區概覽

明確三大管控要求!橫琴未來城市景觀結構

來源: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城市規劃和建設局 發佈時間: 2025-01-29

  近日,合作區執委會正式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以“山水琴澳島、合美新家園”爲未來發展願景,進一步明確合作區的空間格局、生態格局、產業空間、生活空間、城市形象、支撐系統等內容,營造“國際範、琴澳風”的城市氣質。

  2025年是合作區第二階段發展目標開局之年,《規劃》的出臺將對合作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橫琴期間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和諧幸福的琴澳居民共享家園,發揮重要的指引作用。

  《規劃》的內容有哪些重點?《規劃》對合作區未來發展建設帶來哪些積極影響?《規劃》一經印發便引起琴澳兩地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接下來,將透過一系列政策解讀深入剖析《規劃》的亮點和關鍵詞。

  塑造總體風貌意象

  強化琴澳融合特色

  爲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合作區開發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化總體城市設計,《規劃》提出三方面管控要求,持續推進琴澳城市形象和諧共美。

  一是塑造“國際範、琴澳風”總體風貌意象。《規劃》明確了強化琴澳融合的山、海、島、城風貌特色,加強十字門水道兩岸的風貌協調,重點突出現代精緻、澳門風韻、文化交融和智慧綠色特點。

  ➟現代精緻,即應用現代設計概念和技術,使用高品質的建築材料,提高地區的整體建築品質;

  ➟澳門風韻,即提取澳門傳統街坊、建築等的風貌特色,在重點街區體現澳門居民熟悉及獨特的空間環境;

  ➟文化交融,即體現中葡文化交融的風格特徵,以嶺南文化要素爲基底,倡導多元的文化元素和建築裝飾,體現澳葡與嶺南相融合的整體風格;

  ➟智慧綠色,即採取智慧可持續的綠色建築設計,將橫琴打造成爲生態、活力、可持續的智慧城市。

  營造特色開敞空間

  規劃城市景觀結構

  二是營造山海特色開敞空間。充分對接澳門藍綠網絡,建設提升環島岸線、遊山路徑、天沐河景觀帶,營造山海特色開敞空間系統,打造“一環(指沿合作區全島的海岸線空間)、兩山(指大、小橫琴山)、多廊(指鏈接生態斑塊與城市空間的線性公共綠廊)、多點(指多個城市公園、口袋公園等)”的山海特色開敞空間體系。 

  三是加強城市設計引導。《規劃》明確了加強重點片區城市設計管控,塑造琴澳融合的、活力開放的、高辨識度的、高品質的城市形象。同時對接澳門的城市設計要求,規劃“一環一帶三廊”的城市景觀風貌結構。

  具體而言,“一環”指濱海公共休閒環,結合城市功能劃分濱海岸線類型,總體形成集濕地生態、城市形象、生活休閒於一體的海灣景觀;“一帶”指天沐河都市景觀帶,串聯琴澳創新載體、產業研發與生產空間、公共服務平臺等,結合大小橫琴山體景觀形成山水交融的城市景觀;“三廊”指三條連接大小橫琴山的城山景觀廊,串聯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水岸公園等藍綠空間。 

  未來,合作區將優化完善城市設計,融入城鎮詳細規劃編制管理工作相關機制,進一步明確相應的城市設計管控要素和具體管控要求,爲琴澳城市形象和諧共美增勢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