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合區概覽
破題“金融橋”:琴澳跨境金融有何新解法
來源: 南方+APP 發佈時間: 2024-09-11
“三年來,金融業增加值佔合作區生產總值比重穩定在三成以上。”這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金融發展局局長池騰輝日前透露的信息。
攝影/袁天曉
合作區揭牌近三年來,《關於金融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意見》(下稱“橫琴金融30條”)、合作區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EF賬戶)等政策相繼落地,QDLP試點資格認定和額度覈定下放,一座座“金融橋”正在橫琴與澳門之間搭建起來,不斷提升資金跨境往來的便利度,兩地資源逐漸融會貫通。
如今,橫琴島已然蝶變,660家金融企業聚集發展,活力涌動。站在新起點,橫琴如何破題資金跨境流動,探索與國際接軌的金融規則?各方期待更多創新“解法”和精彩“打法”。
閘起閘落,合作區實施分線管理政策,人流、物流更加便利高效,從物理空間上推動着琴澳一體化。
賬進賬出,合作區EF賬戶接續落地實施,實現資金層面的一線放開、二線按照跨境管理、同名賬戶跨二線有限滲透,進一步便利琴澳資金雙向跨境流動。
攝影/袁天曉
搭建跨境“金融橋”爲什麼重要?隨着“澳門平臺+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享”的琴澳聯動發展模式應用落地,越來越多企業、個人在琴澳兩地紮根發展,跨境協作帶來切實的資金流通需求。
“開立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EF賬戶)後,澳門、橫琴公司賬號間資金劃轉更加自由便捷了,手續簡便、到賬快!”珠海納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澳資高科技企業,業務版塊覆蓋橫琴和澳門。
該公司總經理助理程紅豔介紹,澳門公司承擔了澳門科技基金的科研項目,產業化工作主要在橫琴完成,跨境技術協作帶來切實的資金流通需求。之前要想實現澳門、橫琴公司間資金流動,手續相對繁雜。
程紅豔坦言:“開立賬戶後,從澳門母公司借入的資金可當天到賬,將爲我們高效啓動橫琴研發項目提供重要保障。”
作爲首批10家獲准開立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的銀行之一,中國銀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行已爲多家符合條件的區內企業、境外企業和境外個人開立了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並根據客戶實際需要辦理了結算、存款、貸款等多項業務。
攝影/袁天曉
該行行長劉湘虹坦言,EF賬戶得到了廣大客戶、尤其是澳門客戶的高度肯定,目前已有大量的客戶向橫琴中行諮詢EF賬戶的開辦條件,接下來將繼續充分用足用好政策,讓琴澳企業個人享受政策紅利。
“EF賬戶的落地實施,大幅提高了合作區與境外資金往來的便利化程度,爲合作區服務實體經濟,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打造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金融環境提供了重要金融基礎設施。”池騰輝說。
琴澳金融的互聯互通,有賴一系列金融制度的落地。
2023年2月,“橫琴金融30條”印發出臺,澳門元可在橫琴作爲小額支付使用、擴大澳門居民代理見證開戶試點、綠色金融標準與港澳互認等金融改革創新安排,進一步推動了琴澳兩地金融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推進合作區與澳門金融一體化發展,同時也吸引了14家澳資金融機構赴合作區展業。
“作爲‘橫琴金融30條’發佈後首家在橫琴落戶的澳門銀行,我們親身體驗並見證了合作區在跨境金融創新上的卓越表現。”大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支行行長陳迪青說,銀行可以充分運用區內金融創新便利政策,融合澳門橫琴兩地資源,重點開展科技、綠色、民生等領域的市場開拓,爲廣大企業及兩地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
攝影/賴志軍
值得關注的是,《廣東省開展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境外投資試點工作暫行辦法》(QDLP)明確試點資格認定和額度覈定下放至合作區,目前已經打通了QFLP和QDLP的跨境雙向投資通道。
截至2024年6月底,合作區共有QFLP管理企業25家,其中澳資14家;QFLP基金產品21只,其中澳資產品9只;QDLP管理企業2家。
據池騰輝透露,三年來,合作區金融局與澳門金融管理局成立了跨境金融聯合工作組,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全力推動琴澳跨境金融創新發展。接下來,合作區將積極推進在橫琴“澳門新街坊”開展雙幣種(人民幣、澳門元)收單業務試點,鼓勵合作區地方金融組織與澳門聯動積極探索跨境業務創新。
一座座“金融橋”搭建,正試圖破解琴澳兩地壁壘,並匯聚境內外資本。
“我們正用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發展。”池騰輝說,聚焦科技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三篇文章,我們不斷強化合作區的融資信貸保障。三年來,區內銀行機構不斷加大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
截至今年5月底,合作區貸款餘額增長至1800億元,區內公募基金等資產管理機構資產管理規模增長至52000億元,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規模增長至6400億元,其中累計投向合作區項目超60個,累計投資額約460億元,涵蓋科技研發、高端製造和生物醫藥等產業。
來源/合作區行政事務局
池騰輝還表示,合作區出臺了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發展扶持辦法,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23年,27家企業獲中小微企業貼息及費用補貼達525萬元。同時,合作區地方金融組織發揮行業特色優勢,聚焦裝備製造、醫療大健康、能源電力等高新技術產業,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等普惠金融重點領域的服務供給,累計提供融資、擔保等金融服務近1400億元,多措並舉助力金融多元發展。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等5家國內領先的資產管理公司已經在合作區實現實質性運營,爲支持琴澳發展財富管理、債券市場、融資租賃等現代金融業夯實了基礎。
除了龐大的社會資金池,橫琴還爲企業提供更全面的資金保障模式。
思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財務副總裁顏斐分享道:“公司因合作區產業投資基金招引落地。落戶橫琴後,獲得的最大感受是‘驚豔’,稅務遷入都在線上完成,開票量等都第一時間確定滿足業務需求,企業可以在快捷、有力的支持下心無旁騖地做好業務。”
攝影/關銘榮
顏斐口中的合作區產業投資基金,正是依託橫琴財政資金,通過“子基金投資+重點項目直投”等方式,將社會資本投資於澳門及合作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拉動上下游企業聚集,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開心麻花、嗶哩嗶哩、華潤養老、兆易創新、芯聯集成、商湯科技等一批具有廣泛行業影響力的龍頭、鏈主企業,正是因爲產投基金的牽線搭橋,才與橫琴結緣。
據中金資本運營有限公司投資經理羅坤輝透露,目前產投基金已累計對接470多支子基金、近170家企業,經過嚴密盡調和審慎決策,已完成7個子基金及7個直投項目的投資,其中子基金管理人皆爲國內頭部市場化投資機構,直投項目主要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及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引導基金通過項目直投及子基金招引等方式合計推動38家企業落地合作區,其中80%爲科創型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佔比超40%。
濠江兩岸,琴澳共享繁華。面向未來,資金流在兩地間流動日益順暢,一片片產業森林也將在金融血液的澆灌下蓬勃生長。